佛罗伦萨乌菲齐美术馆

16世纪中叶,科西莫一世· 德·美第奇决定建造一座建筑,将大公国的公共机构集中在一个综合建筑群中。

即使在建筑被改造成博物馆后,"乌菲齐"(意为"办公室")这一名称仍保留在建筑上。1559年,该建筑项目被委托给乔尔乔·瓦萨里,这位画家、艺术史学家同时也是当时最杰出的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师之一。

通过购买从西尼奥里亚广场(Piazza della Signoria)到阿尔诺河(Arno River)之间的所有房屋,可以获得大片土地。该建筑群还包括古老的圣皮耶罗·斯基拉焦教堂(San Piero Schiraggio),其遗址至今仍保留在该地区。

建筑外侧的维亚·德拉·尼娜街(Via della Ninna)一侧及内部均设有半圆形后殿。

至1565年,工厂已基本完工,其中包括横跨阿尔诺河、连接乌菲齐美术馆与皮蒂宫的 瓦萨里长廊,以及绕过尼娜街通往老宫的空中走廊。

乌菲齐画廊长廊
乌菲齐广场

瓦萨里的建筑由三座翼楼围合而成,中间是一个大型广场,四周环绕着三排柱廊。

柱廊通向阿尔诺河,后方有一座宏伟壮丽的拱门。建筑的风格灵感源自传统白灰泥与明暗、满空交替的组合,以及皮耶特拉·塞雷纳石的灰色调。在乌菲齐宫,瓦萨里主要采用了米开朗基罗在1524年为布昂纳罗蒂设计的劳伦蒂安图书馆房间中所使用的模块。

事实上,这一设计在长长的前庭中得到了清晰的呼应,其外部结构复制了米开朗基罗为 Laurentian 图书馆设计的灰砂岩构件系统。通过以全新且完全16世纪风格的乌菲齐建筑群融入佛罗伦萨历史中心的中世纪背景,瓦萨里亦致力于不破坏这座城市自13世纪以来形成的和谐城市肌理,其核心目标是为老宫(Palazzo Vecchio)的庞大体量营造一个令人惊叹的景观开口。

科西莫的继任者弗朗切斯科一世,这位热衷于科学与艺术的君主,决定翻新冠顶建筑的廊柱,以腾出空间存放他的艺术品、武器、科学奇珍和实验室。

1580年,工程交由贝尔纳多·布昂塔伦蒂负责,他同时启动了二楼大公剧院(现为素描与版画陈列室)及二楼特里布纳厅的建设,后者旨在陈列梅迪奇家族收藏的精品。

到1586年,整个改造工程基本完成。不久,分布在老宫和美第奇宫(属于科西莫一世、洛伦佐一世和弗朗切斯科的父亲科西莫一世)的艺术品被集中到新房间内。

在最初的核心藏品中,已包含桑德罗·波提切利、保罗·乌切洛和菲利普·利皮等大师的杰作。此后数百年间,弗朗切斯科一世的继任者们因对艺术的热忱,陆续增添了更多绘画与雕塑作品。费迪南德一世将他在罗马梅迪奇别墅收藏的所有艺术品均转移至乌菲齐美术馆。

费迪南德二世于1631年在此安置了一组极为重要的绘画作品,其中包括皮耶罗·德拉·弗朗切斯卡、提香和拉斐尔的作品,这些作品是乌尔比诺公爵遗赠给其妻子维托里亚·德拉·罗韦雷的。

1675年,乌菲齐美术馆又因莱奥波尔多·德·美第奇红衣主教的收藏而得以充实,其中包括一些肖像画和素描收藏的最初核心。科西莫三世收集了宝石、奖章和硬币,并从罗马带来了著名的“美第奇维纳斯”雕像、阿罗蒂诺、摔跤手和其他著名的古代雕塑。

安娜·玛丽亚·洛多维卡,帕拉蒂娜选帝侯夫人,也是梅迪奇家族的最后一位继承人,她已通过收购佛兰德斯和德国绘画进一步扩充了珍贵藏品,并在遗嘱中(1743年)将整个收藏赠予托斯卡纳国家,条件是所有作品必须留在佛罗伦萨。

洛林家族延续梅迪奇传统,也为画廊的艺术遗产做出了贡献:弗朗切斯科捐赠了古代雕塑和硬币,而皮耶罗·莱奥波尔多除了将分散在佛罗伦萨和罗马的梅迪奇家族藏品重新汇聚,还于1780年将“尼俄贝与尼俄贝之子”雕像群从罗马的梅迪奇别墅运回,并为其专门建造了一间展厅。

彼得·莱奥波尔多还被认为是根据现代博物馆学标准对画廊进行重组并向公众开放的倡导者。19世纪,当佛罗伦萨相继建立多家专业博物馆(如考古博物馆、巴杰罗国家博物馆、圣马可博物馆等)时,乌菲齐画廊部分藏品被转移。

1852年,部分建筑被指定为国家档案馆,19世纪末,剧院被拆除以扩建展厅。19世纪中叶,建筑外立面进行了改造:广场上的柱廊柱子上开辟了壁龛,并安置了描绘托斯卡纳著名人物的雕像,这些作品由当时的雕塑家如乔瓦尼·杜普雷和洛伦佐·巴托利尼创作。

至于目前,有两项重要举措值得一提:近期重新开放的瓦萨里走廊,其中陈列了17世纪和18世纪的艺术作品,以及令人瞩目的自画像收藏;此外,还设立了一个教育专区,主要用于组织学生研究项目和导览活动。